后台和育儿群里有不少妈妈经常提到一些母乳喂养的疑惑,所以今天菜妈来跟大家谈谈喂奶常见的5个误区。
误区 1
吸出乳汁再用奶瓶喂养,方便判断婴儿喝奶量
很多妈妈对于抱着孩子亲喂这件事感到有点焦虑,因为她们无法直观地看到孩子到底喝了多少奶。
总想着把奶挤出来喂吧,一定要看着奶瓶的刻度,对照下各种科普文章上写的「不同月龄孩子的奶量」,看着孩子把奶瓶里的奶喝完,才觉得是喝够了。
▲ 图源 : unsplash.com
其实这完全是——
多 此 一 举 !
母乳喂养的过程不单单是喝到奶这么简单。母子之间的接触和互动,衔乳及喂奶的过程等,都有助于妈妈和宝宝的健康。
妈妈大可通过观察宝宝的情绪、尿量,来判断是否喝到足够的母乳。
一般来说,如果宝宝每天能尿湿5~6个纸尿裤,就说明是吃饱了的。当然,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曲线也非常重要。
另外,如果一直用挤出的奶量来衡量自己的产奶量,只会徒增焦虑哦。宝宝的吸力可是比吸奶器厉害多了!
误区 2
为了减少婴儿感染风险,喂奶前消毒妈妈乳头
母乳喂养本身就是有菌的过程,妈妈乳头上、身体上,会有些正常的细菌和微生物,喝奶的过程中这些细菌微生物会进入到宝宝体内,也是促进宝宝肠道有益菌生长的正常过程。
而过分的清洁和消毒,容易破坏宝宝体内本来就不太厉害的正常菌群。反而容易引起一些致病菌的繁殖,也会增加鹅口疮的发生几率。
▲ 图源 : unsplash.com
再说,每次都擦,你是不是太处女座啊 。
误区 3
有些妈妈乳汁太稀、没有营养,需要添加奶粉补充营养
妈妈的乳汁本身就是动态变化的,会随着宝宝的不同阶段调整营养素的比例。
刚开始几天分泌的是「初乳」,颜色较浓稠、偏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盐分、抗体和免疫物质,脂肪含量和热量较低。
之后会变成「过渡乳」,再到「成熟乳」,乳汁呈乳白色或可能还带点蓝色,成分比较稳定。
▲ 不同时期的母乳营养成分组成
每次哺乳过程中,乳汁的成分也会随时间变化。
一开始分泌的是「前奶」,颜色比较清淡、富含乳糖和水分,蛋白质含量稍高,脂肪含量较少。
而随后分泌的才是富含脂肪的「后奶」,颜色比较浓黄。
▲ 不同阶段前后奶营养素组成
所以,用乳汁颜色来判断是否有营养,甚至用来作为添加奶粉的理由,是非常不合适的。(就说蠢不蠢!)
误区 4
母乳喂养过频繁,会让婴儿发胖
正确的恰当的母乳喂养,并不会让孩子发胖。
但不正确的塞奶,可能会哦。
小月龄的孩子本身胃容量就小,需要少食多餐。每次喝的量少,所以间隔2~3小时就又要喝啦。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不用怀疑。
而让孩子发胖的是,你以为一哭一闹就是饿,频繁塞奶。但吃得过多更不舒服,孩子又哭,你以为又饿了,然后又喂奶…
这,可能是会胖的
误区 5
新生儿出生后可以暂时用奶粉喂养,等待乳汁分泌
大部分健康的足月宝宝,妈妈从分娩后就可以开始母乳喂养了(对!没错!最好在1小时内!),完全没有必要先喝奶粉。
刚开始的时候妈妈分泌的是宝贵的「初乳」,分泌量虽然少,但却是最适合孩子的食物。而且这个时候往往孩子的胃容量也非常小,并不需要很多奶。
很多妈妈担心,如果自己奶还没开,孩子会不会低血糖?
▲ 图源 : unsplash.com
实际上,新生儿出生时体内就有足够的能量储备,和维持血糖的能力,尤其是还有宝宝体内还有可以快速供能的棕色脂肪(是不是很厉害!长大就只有白白的肥肉了… )。
因此,只要在出生3天内,体重丢失不超过7%的情况下,很少会有脱水或者低血糖的情况发生。妈妈千万要对自己有信心呀~
相反,如果孩子喝的第一口奶不是母乳,而是配方奶,其中含有的异原蛋白质,可能会透过肠黏膜进入体内,对宝宝不成熟的免疫系统也会引起负担引起过敏的反应。
母乳对宝宝的各种好处,想必菜妈不用再赘述了。在日常喂养时,避免以上误区可以让我们更加从容。关注公众号【菜妈和钱爸(caimaqianba)】,后台回复「母乳」,你想了解的母乳喂养知识全都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