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45%的初一初二孩子看过“不良”短视频如何让孩子更安全地运用互联网?

2019-06-03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左兰    
 ● 建立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保护规制体系:1.政府对互联网良性运营作出具体有效的规定;2.互联网行业开展积极的行业自律;3.公民个人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4.社会各界共同合作营造互联网运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彭芸 发自北京 在短视频APP上看到不良信息的未成年人占比正逐渐增加。“六一”前夕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9)》显示,在看到过不良信息的未成年人中,一二年级占14%,三四年级占20%,五六年级占29%,初一初二占45%。
如何让孩子更安全地运用互联网?
蓝皮书显示,目前,短视频软件对未成年人影响增加,在人气最高的小视频软件前五名当中,未成年人用户中,抖音占比达到48.0%,其次分别是快手(25.0%)、火山(12.0%)、西瓜视频(11.5%)、微视(3.5%)。
 
调研组同时发现,关于社交游戏给儿童带来的好处,30.2%的被访者选择“提高游戏技术”,选择“促进沟通”“增进友谊”的儿童各占25%。关于游戏社交对儿童的隐患,71%的受访者认为是“被骗钱”,29%的受访者则认为是“被盗号”。
 
而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组主导的调研发现,79%的受访者偶尔会在玩游戏时加陌生人为好友,有39%的受访者一般会告诉陌生好友自己的微信号或游戏账号。
 
蓝皮书指出,目前,上网给未成年人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积极影响。然而,未成年人在上网过程中也面临不良信息影响、个人隐私泄露、网络沉迷等风险。
 
此前,对于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共青团中央有关部门的调查也显示,未成年人接触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的途径主要是网站的自动推送,其中浏览网页时自动跳出的占71.4%,通过垃圾短信提供网址链接的占19.3%,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化产生了诸多影响。
 
蓝皮书指出,未成年人对网络世界的风险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导致其在游戏使用过程中很可能会因为警惕性不够而将个人信息泄露给陌生人。
 
另外,网络沉迷已经成为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严重问题。这一现象有着复杂的原因,相关方对未成年人用网的规范管理、合理引导、预防治疗不够,部分企业在运营中诱导未成年人网络成瘾方面难辞其咎。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蓝皮书主编沈杰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网络强国战略背景下应不断加强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研究的问题意识,从多角度系统深入地探讨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科学用网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仍存在很多空白,相关法规有待完善,监管对象多针对于互联网行业,对家庭、学校及社会其他主体的责任规范不明确等。
 
沈杰建议,建立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保护规制体系需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府对互联网良性运营作出具体有效的规定;二是互联网行业开展积极的行业自律;三是公民个人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四是社会各界共同合作营造互联网运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共同发布。
标签
编辑:黎莉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母婴学院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5056466号-3
为了您的权益不受侵害,中国婴贝网提醒“您在加盟代理经销孕婴童品牌时,请认真考察欲加盟代理经销产品品牌的资信度!”
Powered By CHINAb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