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要清单更要行动

2019-05-06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叶祝颐    
 近日,针对《问政山东》节目曝光的山东省个别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依然存在“小学化”现象,山东省教育厅决定继续在全省深入开展幼儿园“小学化”大排查大整改工作,并下发《幼儿园“小学化”负面清单》。负面清单包括提前学习拼音,强化识字,超标准学习计算,强化英语学习等。(5月5日《新京报》)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要清单更要行动
近年来,在防止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上,教育部一直在重申,地方教育部门也在出台政策措施。山东省教育厅开展幼儿园“小学化”大排查大整改工作,下发《幼儿园“小学化”负面清单》。学习拼音,强化识字,超标准学习计算,强化英语学习都将列入负面清单,其积极意义不容否认。
 
从本质上讲,教育活动应该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幼儿园主要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拔苗助长开展教学活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园办学呈现“小学化”的特征,孩子在幼儿园就学习英语、拼音、识字、写字与数学计算。这些孩子上小学以后,由于起点参差不齐,幼儿园教学基本功又不扎实,学生掌握知识似懂非懂,给老师带来教学困难,也给孩子学习小学知识带来不利影响。
 
幼儿园不教授小学内容,着重教幼儿玩游戏,顺应了孩子身心发展与教育规律,有利于培养孩子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还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初衷无疑是好的。不过,家长们对此未必领情。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家长普遍望子成龙心切,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近些年来,应试教育压力层层下移,再加上有利益驱动,很多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被套上了重重的“枷锁”。“小学化”教学俨然成了幼儿园的通病。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幼儿园大班的“幼小衔接”阶段,不用教材,孩子不学会一些拼音汉字、算术知识,孩子升小学会吃亏。在择校关口前移到小学阶段的当下,为了孩子能上一所好小学,家长能不着急吗?
 
再说,幼儿园“小学化”教学真能令行禁止吗?慑于教育部门的威严,为了避让政策红灯,一段时间内,幼儿园或许会不教拼音识字,不算算术,上级有人检查时或许会把书本收起来,但是家长的焦虑心态不会随之消除。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准确地说是小学入学的需要),老师也会想办法自编教材、资料,给孩子提前传授文化知识。这也会加大幼儿教师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而且教育部门禁令只是针对幼儿园,对庞大的幼儿出版市场与望子成龙的家长并没有约束力。幼儿园不讲小学课程,家长自己买书当老师,或者让幼儿参加社会辅导班,教育部门如何管得过来?
 
因此,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部门不仅要发禁令,列负面清单,而且要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比如,完善监督问责措施,细化基础教育考核评价模式,就值得考虑。通过制度的力量让更多幼儿园、学校、老师、孩子从“零起点”教学中受益,而不是有的幼儿园与学校抢跑、有的幼儿园与学校“慢跑”,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只有素质教育深入人心,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学校“只有远近之分,没有好坏之别”,才能让家长消除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心态,学校才能体会到减负的好处,幼儿园才不会继续拔苗助长。
标签
编辑:黎莉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母婴学院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5056466号-3
为了您的权益不受侵害,中国婴贝网提醒“您在加盟代理经销孕婴童品牌时,请认真考察欲加盟代理经销产品品牌的资信度!”
Powered By CHINAb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