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又一4岁孩子被遗忘在车里闷死!如何避免此类惨剧再次发生?

2019-04-16    
 “小孩子去哪儿了?”4月8日下午5点多,湖南益阳的一个爸爸接到了妻子的电话。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今天早上是自己开车送4岁女儿琪琪上幼儿园的。

可是女儿一整天都没在幼儿园,她去哪儿了?

焦急的父亲拼命地回想,想起自己在送女儿途中接了一个电话,想起自己根本就没把女儿送到幼儿园,想起自己看了会儿手机就直接办事去了。

9个小时内,他都没有再回过车里,也就意味着女儿在车里呆了整整9个小时。

打开车门,他在后座底下发现了早已没有呼吸、全身发紫的女儿。

就这样,4岁的琪琪静悄悄地死在了自家的车里。

没有更多细节描述,但我们似乎可以从其他同类事件里,一窥琪琪所经受的煎熬和痛苦。

2018年6月20日,被丢在车里整整一天,窒息而亡的5岁小女孩,脖子和脸上全部都是抓痕,还有用头猛撞车门窗的痕迹。

2013年9月11日,广东英德3岁的女孩被老师忘在校车里,6个小时后被发现时,头发湿透、鼻孔流血,抢救无效死亡。

这些肉眼可见的挣扎,琪琪都曾有过。还有很多不幸的孩子,也都经历过。

2012年6月,湖南一名3岁的小女孩被老师忘在校车里,长达7个小时,中暑身亡。

2014年8月,福建一名2岁的小女孩在后座睡着,第二天被发现时已经死亡。

2015年4月,上海一名19个月大的女婴被父亲忘在车里,几个小时后被发现时已经死亡。

2016年6月,海南一名小男孩被忘在幼儿园接送车里,发现时已经死亡。

2017年5月,广西3岁半的小男孩倒在校车里,抢救无效死亡。

2018年5月,潮州一个小女孩被忘在校车里,窒息而死。

……

据调查,54%的孩子被单独留在车里,都是因为家长忘了。在美国,每年也都有30多起类似的事故。

每一场事故背后,都是一个孩子的生命,都是一个家庭的幸福。

但就是这样血的教训,依然无法叫醒某些家长。

去年无锡的一个妈妈无意间把孩子锁进车里了。35℃的高温下,孩子在车里哇哇大哭。

担心孩子有危险消防官兵准备破窗的时候,却遭到了妈妈的阻拦:“等20分钟没事儿的,我叫开锁的来。”

这话听得我气不打一处来。孩子的性命,竟然还没有一块玻璃重要?!

等20分钟没事儿?把你放进去试试!

密闭汽车,几分钟就能变成杀人牢笼

国外一个机构曾做过一个看似相当轻松的挑战:在密闭车厢后座上呆够10分钟,你就能得到100美元!

看起来是不是so easy?大部分的报名者也是这么想的。

挑战一开始,大家都一脸轻松,有人开玩笑,有人哼歌。

但没过多久,他们就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

有人扯安全带。

有人脱衣服。

有人想要开窗户。

有人呼吸急促,有人满头大汗,!

还有人已经快要崩溃了,盯着“救命键”犹豫着要不要按下去。

最终,没有一个人熬过了“短短的”10分钟,无一例外全都选择了求救。

一个成年人连10分钟都受不了,那个担心花钱修玻璃的妈妈,竟然要让一个孩子等20多分钟。说轻了当家长的是无知无脑,说重了,真让人怀疑这孩子到底是不是亲生的,说是“谋杀”都不过分啊!

常爸这么说,真的是一点儿都不夸张。

就连国内一个参与类似实验的消防员都说过说:“虽然我常年接受高温训练,但也受不了这样的折磨。”

这种折磨是什么?

不是憋气,而是炮烙之刑。

密封的环境里,虽然氧气量变少了,但总还能透过缝隙钻进来,不至于这么快就让人缺氧。可密封加上阳光直射形成的“温室效应”,就不是生命中可以承受之轻了。

来看一张实验数据。

不难发现,即便室外温度不高,随着密封时间增加,车内的温度也会急剧上升。

光看数据,似乎没什么感觉,如果你了解不同温度下人体的表现,就会知道为什么汽车会成为杀人牢笼了!

30℃,感觉凉热适中;

33℃,汗腺开始启动,散发体温;

35℃,皮肤微微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

36℃,身体拉响警报,大量排汗;

38℃,多个脏器参与降温,急速喘气,心跳加快,体质差的人会中暑;

39℃,汗腺濒临衰竭,心脏病、心衰随时可能会爆发;

40℃,大脑功能瘫痪,头昏眼花,站不稳;

41℃,人体极限,严重危及生命。

再来翻回头看下前面的表格感受下?

这还是成年人的表现,对小孩子来说,就更危险了。

孩子身体尚未发育完全,体温调节能力比较差,再加上皮肤细嫩、偏薄,体表面积占比相对较大,所以更容易吸收热能,体内水分蒸发也更快。

这也就意味着,同样温度里,孩子比大人更容易中暑。

为了安全,我们都会把孩子放在后座,一项实验表明,后座恰恰也是全车温度最高的地方。

如果以琪琪出事当天30℃来计算,大概10分钟左右,4岁的琪琪就已经被车内高温折磨得难以忍受。

如果以无锡当天35℃来计算,5分钟左右就能达到孩子能承受的极限温度。

随着夏天来临,室外温度会越来越高,即便是1分钟,对孩子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

所以,是不是真的“没事儿”,没体验过的人,根本没资格说这话。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那我留孩子一人在车里时,开着空调或者开个内循环,让车里温度低点,可不可以啊?

可千万别这么做!

停车开空调,也可能会致命

2016年8月18日,武汉一个小区的保安在查看空调外机时,发现一辆奇怪的车:

车子还在动,车里还坐着一名女性,但很长时间没有动静。

120急救人员赶来检查,发现这名女性已经死亡10多个小时,死亡原因是:

车内开空调,空气不流通加上废气回流,引发窒息死亡。

类似的还有发生在2017年的一件事。7月17日中午,安徽合肥的一名男子被发现死于车库里的私家车内。

当时,汽车车门紧闭,发动机还在运转,空调已经开了一夜。警方判定是一氧化碳中毒。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在家开空调没事儿,车里开空调就能死人?

答案是:怠速开空调。

汽车停在原地开空调时,发动机处于怠速工作状态,汽油燃烧不完全,就会释放出各种有害气体:

固体悬浮颗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化合物、硫氧化合物。

特别是一氧化碳的排放量,会比开车时高十多倍。

随着开空调时间增加,有害气体也越来越多。空调是外循环,也意味着车外的这些毒空气会被吸进车里。特别是在空气不流通的车库、地库里,很容易再度被吸进车里。

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逐渐占领车内,杀人于无形。

所以,怠速长时间开空调基本就是“作死”。

开空调不行,那内循环怎么样呢?内部空气流通,不会有一氧化碳,这就安全了吧?

当然不是!

车内的空间狭小,人的每一次呼吸都在创造新的二氧化碳。没有清新的空气进来,也就意味着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

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会出现脑缺氧、头疼恶心、昏迷的现象,严重时甚至失去生命。

空调不能开,那我开个窗,留个缝总行吧?

还是不行!

开个窗户的确能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但仍然很不安全。

先不说留个缝,孩子容易夹着手或者伤着自己,还很容易被不怀好意的人盯上。再加上,高温直射,还是很容易中暑。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该怎么办?

还是提醒了一万次的那句话:千万不能把孩子一个人留在车里。

说到这里,可能有家长会轻蔑地说:“把孩子忘在车里这种蠢事儿,我是不会做的!”

很巧的是,那些把孩子忘在车里、导致孩子面临生命危险甚至死亡的父母们在事发前也都是这么想的、这么说的。

愚蠢至极的事情,也有可能发生在你身上

Q:什么样的父母会蠢到把孩子忘在车里?

A:任何人。

很多人认为,只有没有责任心、粗心大意、无知的父母才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但《华盛顿邮报》的一项新闻调查却显示犯下这个致命错误的父母可能是任何人:

牙医、邮递员、社会工作者、警官、会计、军人、助理律师、基督教牧师、犹太教拉比学徒、护士、建筑工人、副校长,还包括心理健康顾问、大学教授、披萨厨师、儿科医生、火箭科学家。

对此,南佛罗里达大学分子生理学教授David Diamond的解释是:

“压力、情绪、睡眠的缺乏、日常习惯的改变,这些因素的结合才真正导致了事情的发生。在这些情况下,基底神经按照自己的逻辑运行,它战胜了我们清醒的意识。脆弱的海马体中记忆回路如同被电脑程序强制覆盖了一般。除非记忆回路被什么东西重启——如孩子的哭声,妻子的提醒,否则这段记忆可以完全消失。”

所以,不是要给前面那些粗枝大叶的家长洗白,只是从更警醒的角度来说,这种悲剧是否发生,和父母的责任心、受教育程度,真没有什么关系。

也意味着,下一个犯下这种致命的“无心之过”的人,可能就是你。

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要家长多次练习,把非常识变成常识,把良好的用车习惯变成肌肉记忆:

● 下车前要检查车里的整体情况,向后座看一眼。怕自己忘,可以贴一个提示。

● 孩子坐车时,让孩子坐在副驾驶后面,司机斜眼就能看到。

● 不经常接送孩子的人带孩子出去时,其他人要勤打电话询问着。

● 车膜,不要贴太遮光的玻璃膜,让路人更容易看到。

● 带孩子出去的时候,一定要专注,多长心眼。

● 给孩子戴上安全手表,孩子有危险了可以随时打电话,家长也能随时查看位置。

当这些习惯和行为方式成为你的下意识动作、习惯性记忆时,孩子也就会更安全。

大脑容易偷懒,一个不留神,分别就变成了永远。

事关孩子安全的事情,永远别太自信。

有了孩子以后,锁车门之前,一定记得要多做一个动作:回头看一眼。

标签
编辑:黎莉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母婴学院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5056466号-3
为了您的权益不受侵害,中国婴贝网提醒“您在加盟代理经销孕婴童品牌时,请认真考察欲加盟代理经销产品品牌的资信度!”
Powered By CHINAb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