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催产素可通过调控来促进亲社会行为

2019-04-23    来源: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韵曦 发自北京 催产素是一种能在女性分娩时引发子宫收缩、刺激乳汁分泌的哺乳动物激素。但很多人并不知晓的是,在人类大脑中,催产素并非女性专利,而是男女都会分泌的神经递质。特别是当一个人大脑中的催产素水平升高时,即便是对完全陌生的人也会变得更加慷慨,更有爱心,因此又被称为“亲社会分子”“爱的荷尔蒙”。近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马燚娜研究员课题组在《自然-神经科学》上发表相关研究,对此做出进一步研究阐释。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其生存依赖于群体,但不同群体间的冲突也贯穿着人类历史。群际冲突中,个体会牺牲自身利益、健康甚至生命来换取群体在冲突中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群体内部成员行动的协调性也非常关键。也正因此,人们如何做出社会决策如亲社会行为,是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近百年的研究热点。那么,作为“亲社会分子”,催产素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通过计算模型模拟与比较,马燚娜课题组最新研究揭示了解释社会决策的社会参照模型,即人们具有个体特定的社会价值表征的参照点,人们的社会行为取决于该行为与参照点在价值表征上的距离。对于更亲社会的个体,社会行为与参照点的距离由大脑杏仁核的活动表征;对于更自私的个体,社会行为与参照点的距离则由大脑眶额叶皮层的活动表征。该研究还表明:可通过催产素调控参照点,即催产素调节了自私个体使用杏仁核表征社会行为距离,使自私个体表现出更多亲社会行为。这些研究结果为社会价值的表征提供了神经计算机制,表明催产素可能通过调控社会价值在杏仁核的表征来促进亲社会行为。

“催产素可以使自私个体变得更像亲社会个体。”在另一个独立的重复实验中,通过被试内-双盲-安慰剂-药物实验设计,该研究发现催产素的亲社会作用(改变价值参照点)与个体的亲社会倾向负相关,即催产素的亲社会作用主要对自私个体有效,而对亲社会个体微乎极微。该研究结果表明了催产素促进个体社会适应性的机制,为以往催产素研究中的不一致的发现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标签
编辑:黎莉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母婴学院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5056466号-3
为了您的权益不受侵害,中国婴贝网提醒“您在加盟代理经销孕婴童品牌时,请认真考察欲加盟代理经销产品品牌的资信度!”
Powered By CHINAb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