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排便困难怎么办
坐月子排便困难怎么办
生了孩子,最容易出现拉大便困难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运动量少或是坐月子期间不能乱吃食物,总是吃些鸡蛋之类的,这些都会容易造成排便困难。坐月子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不能乱吃药物,怕影响到乳汁。坐月子排便困难怎么办?
一是要适当的做一些运动,避免长期卧床,另外,产后头两天应勤翻身,吃饭的时候最好是坐起来吃。
二是在饮食上,要多喝汤、多饮水。每天的饮食做到粗、细粮搭配,力求主食多样化。在吃肉、蛋食物的同时,并且也要吃蔬菜与水果。
三是要注意保持心情的舒畅,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情绪不良的话,就容易造成肠不蠕动。
坐月子排便困难是怎么回事
1、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损耗非常多的体液,分娩之后又容易出很多汗,这种情况下要是没有及时补充水分,会引发水、电解质的紊乱,从而诱发排便困难。
2、产后饮食不当也容易诱发排便困难,如产后食用过多的难以消化的食物(甜食、鸡蛋等),或饮食中的维生素不足等,所以产后饮食一定要注意营养的均衡,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佳。
3、若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有用过各种麻醉药物,那么就会影响肠胃蠕动,从而影响排便而导致排便困难。
4、有很多剖腹产的产妇,产后因为无法忍受伤口的疼痛,就有忍便的习惯,不到万不得已不排便,这样也很容易诱发排便困难。
5、产后不良的精神状态,或对自己排便信心不足等也会影响排便,经常如此就很容易诱发排便困难。
6、产后缺少运动或长时间卧床等,也很容易引发便秘,排便就会出现困难。
7、如果之前有过便秘的,特别是在妊娠期有便秘习惯的产妇,在分娩之后也很容易出现便秘情况,出现排便困难。
8、若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滞产或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的产妇,很容易出现极度疲劳的现象,产后也容易出现排便困难的现象。
9、有直肠息肉或合并痔疮等病变的产妇在坐月子期间也很容易出现排便困难的现象。
坐月子期间可以吃一些蔬菜,水果等食物,不要总以为营养就是要吃蛋类或是奶类,光吃一些,就容易造成便秘的情况。还有,坐月子期间,情绪问题也会影响到排便,所以在坐朋子期间,要有良好的情绪,放松心情。
产后排卵有什么症状
每个月女性都有排卵期,所以对于育龄夫妇,特别是那些准备要孩子的夫妇,就会选择在排卵期同房,认为这样这样很容易受孕,有的夫妇很快就会受孕,但是有的夫妇需要备孕多次,
哺乳期排卵有什么症状。
哺乳期排卵有什么症状 哺乳期可能会一直不来月经,或月经不规律,但哺乳期仍然会排卵的,排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的,所以每次同房时都需要要做好避孕工作,以避免再次妊娠的情况。
般情况下以月经来潮为准,大约有7成产妇是伴随排卵出现月经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产妇因为哺乳或者体内孕激素尚在起伏的原因而出现排卵但是不来潮的现象。
产后排卵的恢复与产妇是否哺乳和哺乳时间的长短有关。产后未哺乳产妇,四周内很少排卵,产后6周内排卵的约占10%—15%,产后3个月内排卵的有30%。哺乳妇女排卵恢复更晚,多于产后4—6个月恢复,但也有在产后6周发生排卵者。另外,产妇的年龄、肥胖也可能有一定的影响,日本有资料表明,34岁以上和肥胖的产妇,产褥期第一次排卵的时间有延迟的倾向。
产后月经的复潮时间也是与产妇是否哺乳有关。产后不哺乳者,一般于产后6—8周月经可以恢复,第1—2次多为无排卵性月经,3个月后恢复为排卵性月经。哺乳妇女月经恢复的百分比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至产后9个月可达到70%。一般较晚恢复月经者,首次月
什么时候是排卵期 正常生育年龄的妇女卵巢每月只排出一个卵子。原始卵泡发育到成熟,形成成熟卵泡并排卵,约需14天左右,其间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卵泡中的特殊的细胞分泌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调节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就形成了月经周期。
卵子排出后可存活1~2天,精子在女性生殖道里可存活2~3天,受精能力多在排卵后的24小时之内,超过2~3天精子即失去与卵子结合的能力。 因此,在排卵前2~3天和排卵后1~2天同房,就有可能受孕,这个时期叫易孕期或危险期。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将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其余除月经期以外的时间称为安全期。
肛门坠胀或一侧下腹痛
成熟的卵子从卵巢表面排出要冲破卵子表面的一层薄膜的滤泡,滤泡内的少量液体就会流入盆腔,女性会感到肛门有轻度下坠感,同时也有一侧下腹轻痛。排卵期出血及体温上升。